最新,数据新闻政策汇总(9.08—9.15)

2025年9月08日-2025年9月15日,国内在大数据和数据领域的重要政策与动态整理,涵盖国家政策、地方实践、行业热点事件及政策特点趋势解读等方面。 国家级政策与战略方向 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 《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9月8日)

2025年9月08日-2025年9月15日,国内在大数据和数据领域的重要政策与动态整理,涵盖国家政策、地方实践、行业热点事件及政策特点趋势解读等方面。

国家级政策与战略方向

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 《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9月8日)

该意见提出,到2030年,能源领域人工智能专用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将深化AI技术在电力智能调控、能源资源智能勘探、新能源智能预测等方向的应用,并推动具身智能、科学智能等在关键场景落地。

二、两部门发布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方案(9月8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明确今明两年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目标为7%。方案强调加强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深度融合,支持企业开展数据驱动型创新。

三、国家数据局召开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座谈会(9月9日)

围绕促进数据交易机构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听取专家学者意见。会议强调要抓紧研究制定促进数据交易机构高质量发展和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政策文件,持续构建完善数据基础制度。

四、中国气象局已发放98万余个气象数据身份标识,支撑各行业领域14万个应用场景(9月9日)

9月9日,记者从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开展气象数据身份标识以来,中国气象局已发放气象数据身份标识98万多个,数据资源登记凭证8600余个,支撑各行业领域14万个应用场景。基于气象数据身份标识体系,中国气象局为数据持有者开通气象数据登记监管平台,支持各类型气象数据资源的快捷登记。

五、国家能源局发布《能源行业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9月10日)

该《管理办法》指出能源数据处理者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应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管理要求;定期组织开展能源行业数据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培训。能源行业重要数据、能源行业核心数据的处理者应建立数据安全工作体系,明确数据安全负责人和管理机构,加强人员和经费保障,并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六、国务院印发《关于全国部分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9月11日)

9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全国部分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同意自即日起2年内开展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合肥都市圈、福厦泉、郑州市、长株潭、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重庆市、成都市等10个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七、国新办举行“介绍全国部分地区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9月11日)

9月11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数据局副局长余英在会上表示,国家数据局将结合数据产权等制度建设,支持有关政策、工程等优先在10个试点地区落地,并且将及时总结经验,推动“一地创新、全国复用”。这次试点将重点围绕三个方面深入探索。一是探索更大力度释放公共数据资源价值。二是探索协同创新培育数据开发利用场景。三是探索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数据流通交易机制。

八、国家数据局发布104个高质量数据集典型案例(9月12日)

9月12日,国家数据局官网发布了《高质量数据集典型案例名单》,总共包含“具有推广示范价值的104个典型案例”,其中涵盖医疗卫生、智能能源、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以及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创新领域。

九、国家网信办发布《促进和规范电子单证应用规定(征求意见稿)》(9月13日)

9月13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促进和规范电子单证应用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该《规定》中指出向境外提供与电子单证有关的数据,应当符合国家关于数据出境的相关规定。国际贸易、跨境运输过程中收集和产生的与电子单证相关的数据向境外提供,如果不包含个人信息或重要数据,或者所涉个人信息仅为签发、转让、质押电子单证或行使电子单证权利所必需的,免予申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订立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通过个人信息保护认证。

十、国家数据局第三批“数据要素×”典型案例—工业制造领域(9月13日)

9月13日,国家数据局官网发布了第三批“数据要素×”典型案例——工业制造领域的四个案例。它们分别涉及了陶瓷、油气煤化电、玻璃新材料、特殊钢行业。

地方性数据政策实践

一、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官网公布了《广州市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年-2027年)(征求公众意见稿)》(9月9日)

《行动计划》支持各区建设数据产业公共服务载体,为数据企业提供开发工具、数据资源、算力调度等普惠服务。同时支持白云区、花都区、增城区等发展高水平数据标注产业,完善数据标注产业生态。

二、湖南:省数据局发布湖南省数据咨询服务机构名单(9月9日)

9月9日,湖南省数据局发布关于湖南省数据咨询服务机构名单的公示,旨在落实国家数据局关于培育数据咨询服务机构的相关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专业机构在湖南省数据领域政策咨询、项目策划等方面的支撑服务作用。公示名单共包括湖南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信通院(湖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64家数据咨询服务机构。

三、浙江:公布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典型案例(9月9日)

浙江省公布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典型案例103个,其中典型应用实践案例57个,典型赋能模式案例46个。涵盖数字经济领域、装备领域、消费品领域、材料领域、医药领域。

四、湖南:省数据局发布湖南省数据咨询服务机构名单(9月9日)

9月9日,湖南省数据局发布关于湖南省数据咨询服务机构名单的公示,旨在落实国家数据局关于培育数据咨询服务机构的相关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专业机构在湖南省数据领域政策咨询、项目策划等方面的支撑服务作用。公示名单共包括湖南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信通院(湖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64家数据咨询服务机构。

五、福建:《福建省数据流通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公开征求意见(9月10日)

9月10日,福建省数据管理局向社会公开征求《福建省数据流通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公开征求意见稿)。该《管理办法》指出发挥数据交易场所在培育全省数据流通市场的牵引作用,推动平台型企业、行业龙头企业、链主企业、数据企业等通过数据平台接入、数据托管等方式与数据交易场所的数据流通交易基础设施互认互通,推动跨主体、跨行业、跨领域数据合规高效流通。

六、东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发布 《东莞市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2025-2027年)》 (9月11日)

方案系统构建“1+4+15”改革框架,计划到2027年,形成高质量行业级数据集和知识库不少于30个,“数据要素×”优秀案例不少于10个,落地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应用场景不少于8个,集聚数据企业不少于200家。

七、湖北:武汉奋力打造“汉数通”数据基础设施,高标准“供数”“通数”“用数”(9月13日)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先试是赋予湖北省数据局和武汉市的重要任务。试点启动以来,湖北省武汉市聚焦隐私保护计算试点任务,全力建设“汉数通”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奋力打造中部数据流通枢纽节点。湖北省组织30余家头部厂商开展两轮测试,验证隐私计算技术路线适用场景。构建一体化数字资源体系,统一编目、归集、治理和供数,实现公共数据资源“一本账”。

八、西安:西安市打造“丝路数港”西部数据流通新枢纽(9月13日)

西安市作为全国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首批试点城市,融合可信数据空间、数据元件和隐私保护计算三条技术路线,探索“标准引领、平台创新、政策配套、生态筑基、园区聚势”五位一体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以试点为契机,建设“丝路数港”省级数据产业集聚区,深入走访调研25家重点企业,召开3场企业推介会并常态化组织企业沙龙活动,建立“一对一”数商服务机制,按照“全域可见、跨域可用、价值释放”三步走,已接入244家市场主体,登记数据资源176项,上架1080个数据产品。

行业热点事件

一、全国首个“省级枢纽+区域节点”一体化数据流通体系启用(9月10日)

近日,江苏为13个设区市的“数据流通交易区域运营中心”授牌,一场覆盖江苏全域的数据超级联赛就此拉开序幕。这标志着江苏率先在全国构建起“省级枢纽+区域节点”的一体化数据流通体系,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从“试点探索”迈入“规模化运营”新阶段。在这场江苏数据要素市场化的“超级联赛”中,13个设区市不再同质竞争,而是依托自身产业基因,打出差异化“战术”,锻造数据要素领域的“绝杀技”。

二、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东部(烟台)数据交易服务创新中心正式揭牌9月10日)

9月10日,数字经济创新提质暨“中国数港”建设推进大会在烟台市莱山区举行。会上,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与烟台凤凰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烟台智慧城市大数据研究院共同举行了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东部(烟台)数据交易服务创新中心揭牌仪式。标志着烟台在数字经济领域战略布局中迈出关键一步,为打造国家级数据要素流通枢纽注入核心动能。

三、全国首家大模型(L4级)高端数据标注项目落地沈阳市皇姑区9月10日)

9月10日,由沈阳市皇姑区与火山引擎携手打造的全国首家大模型(L4级)高端数据标注项目——沈阳火山AI数据产业生态基地正式开园。沈阳火山AI数据产业生态基地位于皇姑区信悦汇F1座23、24层,园区面积4100平方米,以大模型高端数据标注为主营业务,基于抖音集团——火山引擎成熟的数据标注技术和业务支持,切入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积聚数据标注生态企业和高校资源、培育人工智能数据标注人才。

四、北京数据集团正式揭牌成立,计划注册资本增至60亿(9月11日)

9月11日,北京数据集团揭牌仪式暨北京数据产业生态发展论坛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举行。作为北京市落实国家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战略的关键举措,北京国资公司牵头组建的北京数据集团正式亮相,标志着北京在构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激活公共数据资源价值、繁荣数据产业生态等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五、第六届中国人工智能大赛正式启动(9月12日)

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指导下,厦门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六届中国人工智能大赛正式启动。本次大赛时间是2025年9月-11月。本届大赛赛题设计延续往届“技术赛”与“案例赛”相结合的形式,围绕“安全治理”和“创新发展”两大方向设置赛题。

本周政策特点总结

本周国家级政策部署密集,旨在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走向深入。

一、“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与能源安全

推动AI在电力智能调控、能源勘探、新能源预测等核心场景的应用,并促进具身智能、科学智能的落地,其本质是希望通过AI赋能,提升能源行业的效率和安全性。此举将催生对高质量能源数据的需求,并可能带动相关数据标注、数据集建设产业的发展 。

二、夯实数据基础设施与培育统一市场

国家数据局召开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座谈会,并发布《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 ,明确提出“三步走”推进思路。其核心是构建以网络为支撑、算力为底座、数据流通利用设施为重点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八大国家枢纽节点已建成智算规模约占全国总量的80% ,这为数据要素流通提供了坚实的“数字底座”。同时,推动数据交易机构互认互通是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关键一步,旨在解决此前数据市场“碎片化”的问题 。

三、平台建设与协同

北京数据集团的揭牌成立(计划注册资本增至60亿),是地方政府通过组建国资平台来激活公共数据资源价值、引领数据产业生态发展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数据要素运营模式的新探索。

四、区域合作与枢纽构建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与烟台合作设立东部数据交易服务创新中心,体现了跨区域数据流通合作的趋势,有助于打造国家级数据要素流通枢纽。

五、技术竞赛与创新催化

第六届中国人工智能大赛的启动,通过“技术赛”与“案例赛”相结合,围绕“安全治理”和“创新发展”两大方向设置赛题,有助于挖掘优秀技术和应用案例,推动AI产业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观点,只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决策的依据。

预约演示
您好,商务咨询请联系
售前咨询服务:
13883353035
申请试用
企微客服
立即扫码享受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