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5年7月数据新闻政策汇总(7.1—7.31)

2025年7月1日-2025年7月31日,国内在大数据和数据领域的重要政策与动态整理,涵盖国家政策、地方实践、政策趋势深度解读等方面 国家级政策月度时间轴 一、第一周(7.1-7.7):制度奠基 7月1日,财政部与国家数据局联合施行的《数据资产评估机构管理办法》生效,强制要求评估机构具备CMA

2025年7月1日-2025年7月31日,国内在大数据和数据领域的重要政策与动态整理,涵盖国家政策、地方实践、政策趋势深度解读等方面

国家级政策月度时间轴

一、第一周(7.1-7.7):制度奠基

7月1日,财政部与国家数据局联合施行的《数据资产评估机构管理办法》生效,强制要求评估机构具备CMA资质,严惩虚高估值(最高罚款100万元)。

7月3日,工信部等五部门发布新版《工业数据分类分级指南》,新增智能网联汽车、工业机器人等12类工业场景数据分级规则,核心数据必须境内存储。

7月6日,科技部启动国家科学数据中心重组,将20个分散中心整合为7大跨学科中心(生命科学、气候变化等),推动科研数据共享。

二、第二周(7.8-7.14):安全与普惠并进

7月8日,央行在深圳等5市试点数字人民币数据流动监控平台,大额转账需人脸+短信双重验证。

7月11日,网信办发起“生成式AI数据合规专项行动”,勒令企业在7月20日前补齐训练数据版权授权。

7月13日,工信部印发《算力资源跨域调度技术规范》,要求国家算力网枢纽间调度延迟≤50ms,智算中心需预留20%低价算力支持中小企。

三、第三周(7.15-7.21):数据价值释放破局

7月15日,国家数据局与财政部发布《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办法》,明确政府收益分成30-50%,强制运营方购买1亿元数据安全保险。

7月18日,《数据资产入表操作指引》出台,设立企业专属会计科目“6114数据资产”,要求央企在年报中披露数据资产规模。

四、第四周(7.22-7.31):监管纠偏与架构重构

7月22日,网信办推出《政务大模型训练数据安全管理规范》,要求使用“白名单数据库”且日志保存≥5年。

7月25日,《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安全管理办法》正式发布,未补授权的大模型全线下架。

7月26日,财政部紧急叫停地方政府数据资产证券化(ABS)试点,要求复核数据权属风险(如温州医保ABS项目)。

7月28日,卫健委发布《医疗健康数据分类分级指南》,将基因序列、人脸生理特征列为最高敏感级数据(禁止共享)。

地方性数据政策实践

一、跨境数据试验田突围

深圳(7.5):河套合作区允许匿名化医疗研发数据出境,首创区块链“数据海关”存证机制:前海(7.14)增设跨境数据第三方存证中心,降低企业出海合规成本。‘

上海临港(7.12):发布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出境负面清单,禁止车内人脸、声纹等4类数据出境。

海南(7.25):自贸港对科研机构开放基因、航天数据直通出境“白名单”。

二、数据资产化多元探索

浙江温州(7.16):发行全国首单公共数据ABS(医保脱敏数据融资5亿元),后被财政部叫停。

雄安(7.27):建立全国首个“数据三权分置”制度,分离政府所有权、企业加工权、运营方经营权。

广州(7.29):推出《数据资产质押登记指引》,首创市监局+数据局双重备案制。

三、区域协同深化实践

成渝(7.19):西部科学数据开放联盟开放高能物理、天文观测数据集,匹配国家级算力资源。

长三角(7.21):四省市共建环保数据一体化平台,共享3万家企业排污监测数据,AI预警准确率要求≥90%。

行业热点事件

一、监管重拳与企业博弈

7月11日:抖音因未按工业数据标准分类直播用户数据被罚2.5亿元(7.18发起申诉,质疑标准模糊性)。

7月23日:百度文心大模型成为首例因训练数据未补授权被全网下架的通用AI模型。

7月25日:支付宝因未将“刷脸支付生物特征”列为最高敏感数据,违反医疗数据新规被立案调查。

7月3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约谈英伟达公司针对英伟达H20算力芯片的安全漏洞问题,要求其提交证明材料并说明风险。强调维护中国用户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

二、价值释放里程碑

7月17日:商汤科技以12亿元采购中国数字图书馆300PB古籍文献脱敏数据,创全球最大AI训练数据交易纪录。

7月22日:万达集团以商场客流分析数据作抵押,获广发银行3.2亿元贷款(抵押率50%),开创数据资产质押先例。

7月28日:南方电网18.6亿元转让用电行为数据集(覆盖9000万用户),刷新B2B数据交易规模。

三、技术倒逼制度变革

华为(7.19/7.29):推出“主权数据空间”2.0方案,内置跨境监管链(DS-Chain),并在深圳海关应用提速通关40%。

国家超算中心(7.27):发布“融算一体机”,实现数据本地处理不离域,部署于京津冀环保系统。

政策核心方向及趋势

一、数据资产化路径重构

叫停ABS后的替代方案:浙江数据信托、广州质押双备案制成为新选项。

央企主导资产化:国家电网、南网等企业数据交易额占全月B2B规模的70%,2025年央企数据资产目标占比总资产5%。

二、跨境数据“分级沙盒”深化

自贸港试验田:海南科研数据、深圳医疗数据开放出境,但基因编辑、高精度地图等纳入全国性负面清单。

技术赋能监管:区块链存证(深圳)、主权数据链(华为)支撑合规实践。

三、公共数据运营财政化

上海示范效应:7月24日收取企业32%数据收益分成(1.2亿元),数据财政成为地方新增收入来源(目标占比年度财政收入3%)。

高门槛运营:1亿元安全保险要求加速市场出清,头部企业垄断格局显现。

四、敏感数据保护升级

工业数据:核心工艺强制本地化存储(《工业数据指南》)。

生物数据:人脸、基因序列禁止共享(《医疗数据指南》),倒逼生物识别技术转型。

五、 AI训练数据版权清算

7.20大限日:未获版权授权的AI产品全面下架(百度案例),出版业联合推动“数据版权补偿基金”设立。

预约演示
您好,商务咨询请联系
售前咨询服务:
13883353035
申请试用
企微客服
立即扫码享受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