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数据资产入表?一文看懂数据资产入表带来的新机遇

2024年1月1日,国家正式施行了《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将数据资源作为资产正式纳入企业或机构的财务报表中,这样一来地方政府和企业可以对数据资产进行市场化的管理和运营,利用数据资产增加财政收入。

过去地方政府通过拍卖土地来获取财政收入,这种基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土地财政,支撑起中国经济飞速发展30年。2024年1月1日,国家正式施行了《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将数据资源作为资产正式纳入企业或机构的财务报表中,这样一来地方政府和企业可以对数据资产进行市场化的管理和运营,利用数据资产增加财政收入。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朱杨勇指出,”土地财政“已难以为继,但”盘活政府数据资源,建立数据财政“的时机可能已经来到。

 

 

一、数据资源形成数据资产的底层逻辑

在理解数据资源为什么可以形成数据资产之前,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当年土地资源是如何形成土地资产的:

第一步,土地资源化: 土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经过确权、登记等法律程序,成为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

第二步,土地产品开发: 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如建设基础设施、房地产等,形成土地产品。

第三步,土地资产化: 土地产品进入市场交易,形成土地资产,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第四步,土地资本化: 土地资产进一步进入金融市场,如抵押贷款、土地储备制度等,形成土地资本。

土地资产化的体现就是:政府可以通过土地出让获得土地出让金,用于城市建设;企业可以通过土地抵押获得贷款,用于项目开发。

 

通过土地资源形成资产的四个步骤,我们不难窥见未来数据资产化的四个阶段:

第一步,数据资源化: 数据作为一种资源,经过收集、存储等环节,形成数据资源。

第二步,数据产品化: 对数据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形成数据产品,如数据分析报告、数据API等。

第三步,数据资产化: 数据产品进入市场交易,形成数据资产,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第四步,数据资本化: 数据资产进一步进入金融市场,如数据质押、数据信托等,形成数据资本。

过去,政府通过土地出让获得土地出让金,企业通过土地抵押获得贷款;那么未来,政府通过数据开放增加财政收入,企业通过数据资产抵押获得贷款,都将成为现实。也就是我们文字开头所说的“数据财政”

数据财政的基本逻辑可以理解为:

1.数据资产抵押融资: 政府或企业可以将数据资产抵押给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

2.数据产品开发: 政府或企业可以开发数据产品,出售给有需求的主体,获得收入。

3.数据交易: 政府或企业可以将数据资产在数据交易市场上交易,获得收益。

4.数据税收: 政府可以对数据交易、数据产品销售等环节征收税收,获得财政收入。

 

 

二、什么样的数据能成为数据资产

什么样的数据能被认定为数据资产呢?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资产。根据一般的会计定义,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从这一概念出发,我觉得数据资产至少需要满足这些内容:

首先,数据必须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比如说,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收集的客户数据、销售数据等等,这些是通过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的。但是,如果是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数据,比如黑客攻击获得的数据,那就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了,因为是不合法的来源。

其次,数据必须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这意味着企业必须对数据有控制权,能够决定其使用和处置。

再者,数据必须预期能带来经济利益。也就是说,数据必须具有利用的潜力,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额外的条件那就是符合资产定义但不能同时满足资产确认计量条件的数据资源也不能被确认为资产。比如说,如果无法证明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或者数据的成本无法可靠地计量,那么即使数据符合资产的定义,也不能被确认为资产。

所以,总结一下所以,能够被认定为数据资产的数据,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合法性:数据的获取和使用必须符合法律法规,不能通过非法手段获得。

2.控制权:企业必须对数据拥有控制权,能够决定其使用和处置。

3.经济利益:数据预期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4.可计量性:数据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

5.应用场景:数据必须有明确的应用场景,能够被有效利用,而不是仅仅存储起来没有用途。

 

 

三、企业如何利用好数据资产

企业要想利用好数据资产,成功把数据资产入表是关键所在。

对于资产入表,大家都并不陌生,就是指将某种资产记录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那数据该怎么作为资产入表呢?

数据资产入表需要下面几个流程

第一步, 数据资源盘点:全面了解企业拥有的数据资源,包括内部数据和外部获取的数据。

第二步,合规与确权:确保数据的获取和使用符合法律法规,明确数据的所有权。

第三步,价值评估:评估数据资产的价值,确定其能否可靠计量。

第四步,会计处理:根据评估结果,将符合条件的数据资产入表,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第五步,持续管理:对数据资产进行持续的管理和监控,确保其价值的实现和更新。

另外,企业内部可能需要设立专门的职位,比如CDO(首席数据官),来负责数据资产的管理工作。最好还需要有一个专门的数据集成平台,来对数据资源进行集中管理。

还需要聘请专业的评估机构来评估数据资产的价值,确保评估的公正性和可靠性。同时,会计人员需要了解相关的会计准则,正确地进行账务处理。

最后,数据资产入表可能涉及到税务问题,需要考虑税务的影响。比如,数据资产的折旧或摊销是否可以税前扣除,税务机关对数据资产的认可程度等。

 

 

四、总结

数据资产是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尤其是在国家的《暂定规定》出台后,其作用不仅仅只是能够驱动业务增长的途径,而是数据资产本身将有可能企业一个全新的业务。企业需积极应对挑战,制定有效的数据资产管理策略,尽快实现数字化转型,以最大化数据资产的价值。作为数据资产入表的第一步数据资源盘点,更是重中之重,我常用的数据集集成平台FineDataLink,可以接入并整合各种类型的数据,集中进行管理,就非常适合企业用来做数据盘点的平台。而且,这款产品灵活度很高,可以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工作,通过这一个平台,就能实现实时数据传输、数据调度等等。

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数据新视野公众号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引用的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非商业盈利用途,如认为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23-68624411

预约演示
您好,商务咨询请联系
售前咨询服务:
13883353035
申请试用
企微客服
立即扫码享受一对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