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党中央和国务院也更加注重智慧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从2012年至今,颁布了多项政策推进智慧园区的建设,国内更多的各类型园区投身于园区的智慧化建设中。
智慧园区已成为建设数字世界的落脚点,是发展数字经济的新理念和新模式,也是新基建建设的重要场景。智慧园区产业要发展,必须以用户为核心,解决用户体验、管理高效、园区互联等问题;只有建立标准,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智慧园区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智慧园区标准将在新基建的进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智慧园区系统以园区视频监控为核心,接入门禁控制、周界报警、电子巡更、对讲、广播、停车场管理、动环监控、智能化、运维管理等子系统,面向工业园区、校园、智能楼宇、监所、机场、能源、部队营房等园区,形成智慧园区管控一体解决方案。 并且通过内部子系统的自由灵活组合,形成多个细分解决方案应用。
园区智慧安防系统:视频预览、录像回放、云台控制、语音对讲、轮询播放、视频上墙、电子地图、设备管理、报警管理等。智能访客管理,支持白名单/黑名单/VIP模式,对领导、嘉宾身份、车辆及标志物智能识别。
防盗报警子系统:设备集成可视对讲一键报警盒、报警箱、报警柱。周界防范:功能支持翻墙入侵、越界出逃监测、声光联动震慑。入侵报警系统:功能支持:三网传输、远程控制、预录像功能。
停车管理子系统:一体化集成(道闸、信息屏、语音播报、抓拍识别);内部停车管理:车位引导、车位查询、反向寻车;收费管理:支持预付费、分段/包月计费,停车优惠券;
巡更对讲子系统:电子地图实时刷新、巡更人员动态管控、巡更点巡查;实时呼叫对讲、事故现场调查:音频、拍照、摄像;智能排班、巡更计划、工单管理
提升园区管理水平及服务能力。通过协同办公,智能控制中心等系统的应用,突破县域园区的空间限制,实现园区与各级部门之间的无障碍业务联系,将极大地提高园区工作效率,而在此之上实现的数据分析与知识管理,能够进一步提高园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提高基础设施运行保障能力。园区通过智慧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基础设施在其生命周期内的高可用性、高效率高负荷、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的运转。对于基础设施正常的损耗和可能故障,能够做到提前预警、实时监控、自动反馈,甚至可以做到自动处理或者提前处理,实现园区基础设施高效使用,个性管理。
促进园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通过搭建统一的企业服务平台,提高园区对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尤其是信息化技术在企业运营管理、生产中的应用,将有助于企业有效规避市场风险,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通过对企业“三污”排放的监测、监控以及节能改造,实现可循环、低排放、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促进园区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有利于构建和谐、幸福园区。通过全覆盖的监控网络和智能化分析,可以实现针对园区社会犯罪、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群体事件的及时响应、提前预防。可搭建面向园区服务的劳动保障、医疗卫生、科学教育等保障系统,实现园区经济发展、社会事务、个人生活达到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