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数据共享平台项目建设目标是,依托统一的“云”数据中心建设统一的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集中各机关单位、各业务部门进行统一应用,制定相关的数据规范和信息交换标准,使各部门的业务系统依托统一的开放平台进行开发建设,确保各部门之间及各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为大数据分析提供数据依据。
某局作为整个政务交换平台数据管理方,由于各政府部门所提交的文件数据未进行结构化、标准化处理,导致管理部门对数据无法快速准确的进行数据分析、决策,难以有效的对各个数据进行高质量管理。
1、费时费力
传统政务平台,不同类型文档的数据录入、更新、下载等工作全部由人工完成,费时费力。
2、 非一致性
传统政务电子文档格式缺少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不利于数据进行采集和归档。
3、 数据孤岛
数据孤岛化,无法将各种数据汇总串联起来,难以为决策服务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
4、 人为失误
人工上传文档数据,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大,海量数据的上传、修改、下载等工作难免出现失误情况,导致数据产生偏差和错误。
政府想要释放数据的强大力量,必须提供准确、可靠、及时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有效管理,以避免因数据价值得不到很好体现而对政府部门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帮助政府部门提高服务水平,使其拥有更优质、更及时、更完整的数据,让其在政务管理和经营市场中脱颖而出:
1、降本增效,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将人工逐条将档案数据进行处理的方式,变为系统化、智能化、流程化的全自动文档数据下载、提取、更新、上传的方式,极大的节省人力的同时又可保障数据管理的及时性和正确性。
2、 建设统一标准,规范数据管理。
建立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对数据质量实时监控,及时整改,全面提升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减少因数据不可靠导致的决策偏差及损失。
3、 形成数据资产,挖掘内在价值。
梳理数据资产,丰富分析应用,全面掌握数据来源以及流向,以获得更高的数据洞察力,进而挖掘隐藏在数据资源中的价值。
人工上传文档—添加字段—时间标签—自动登录平台—文档下载—判断文档类型—结构化处理—数据体检—数据治理—字段确认—标准数据文件上传—数据录入。
某局已经建立了一套电子政务数据共享平台,目的是想将各个机关单位和业务部门的数据进行汇总,然后制定统一的标准,从而让各个部门和系统之间进行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
但是由于不同的部门的技术程度和信息化建设水平不一致,导致所提交的数据在格式上内容上都不统一,难以进行高质量管理和分析决策,所以建设数据治理平台。
数据治理平台的功能包括:人工上传文档、自动登录平台、进行时间标签、进行文档采集、对每一个类型的文档制定1对1 的文档数据采集方案,治理系统可对每种不同的文档类型进行识别提取算法调整,制定对应的采集方案。
数据治理过程包括:判断文档类型、结构化处理、数据体检、数据治理、字段确认。
1、数据自动采集最新上传文档,节省人力
工作人员只需要上传最新文档,剩下的工作全部由数据治理系统完成,系统会通过上传文档的时间戳判断文档是否为最新且是否进行了处理,检测文档是否属于结构化数据,将非结构化数据自动转化成为结构化数据并提交,可有效解决人工反复提交修改数据的业务痛点。
2、 避免因人工输入上传导致的数据错误
通过人工来反复提交数据,费时费力,并且在人工输入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数据录入错误的问题,而数据治理系统代替人工完成这项工作,只要文档数据本身没有错误,就可完全避免数据提交过程中由于人工失误导致的错误问题。
3、 重庆市第一个政务文档数据治理试点项目
这是重庆市政府引入的第一个通过大数据与电子政务相结合的项目,能够快速高效的将传统政务文档结构化存储,将孤岛数据串联为一个整体,让数据更好为决策服务。